台灣時間1日晚間9點20分左右,全台均有人目擊有一明亮的火球劃過天際,根據研判,這應該是所謂的「火流星」。這項天文奇觀在網路上引起熱烈的討 論,不 過由於可見時間不超過2秒鐘,所以截至截稿時間,尚未看到成功捕捉到的畫面。

1日晚間10點左右,有台中的網友指出,就在早些約9點20分的時候,忽然有顆疑似流星,但比流星大又亮的火球劃過天際。沒想到,消息傳出後,台 北、桃園、高雄、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網友表是看到相同的畫面,可以說是全台各地都有民眾目睹此天文奇觀。

根據網友的研判,這應該是所謂的「火流星」,也就是一種偶發流星,就像條巨大火龍畫過天際,有的會發出沙沙響聲,也有的會有爆炸聲。根據統計,北 部的網友均指稱該火流星呈現綠色色澤,台中以南則是看到藍色居多,十分明亮,而且速度極快,從目擊到消失,大約僅有2秒鐘。

《Nownews今日新聞網》記者在第一時間致電鹿林天文台,值班人員表示由於山上氣候不佳,所以沒有任何相關紀錄,他也是噗浪上才看到相關討 論。他也進一步指出,由於台灣的天文台假日多半沒有進行觀測,再加上今(1)晚的雲層頗多,因此有照片的機率甚低,唯一只能寄望業餘觀測者或是剛好有拍到 的路人,就連他都在等看網路上會不會剛好有照片。

中央氣象台則表示,雖然週末依然有在觀測,但相關部門的人員沒有上班,最快要到星期一才會有相關資訊。而截至截稿時間,記者在網路上尚未看到任何 成功捕捉到的畫面。

不少網友表示,他們看到的景象跟影片中差不多,只是顏色不同     

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0/05/02/327-2598357.htm


http://www.youmaker.com/

 

火流星是一種偶發流星,通常火流星的亮度非常高,而且會像條閃閃發光的巨大火龍畫過天際,有的火流星會發出「沙沙」的響聲,也有的火流星會有爆炸 聲,也有極少數亮度非常高的火流星在白天也能看到。 火流星的出現是因為它的流星體質量較大(質量大於幾百克),進入地球大氣後來不及在高空燃盡而繼續闖入稠密的低層大氣,以極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氣劇烈摩擦, 產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後,在它穿過的路徑上,會留下雲霧狀的長帶,稱為「流星余跡」;有些余跡消失得很快,有的則可存在幾秒鐘到幾分鐘,甚至長達 幾十分鐘。還有別稱為火使星和星亂.

 

 

獅子座火流星照片

  在天空中最令人驚艷的天文現象,大概火流 星可以排上前五名;繁星點點的黑暗中,一道光芒劃破天際,在眾人的驚呼中,這道短暫的光芒再度歸於黑暗。對於火流星的定義,其實每個人的敘述都不同,但根 據國際流星組織火流星資料中心(IMO FIDAC)的資料,所有經過【天頂修正】(corrected for zenith position)後亮度比負三等亮(星等越小表示越亮)的流星都被定義為火流星。

  何謂天頂修正?讓我們這樣想吧,每顆流星 距離地表的距離,發出的光線所要通過大氣厚度都不同,所以一顆較大的流星可能因為距離觀察者較遠,所以觀察到的亮度反而沒有另一顆小流星來得大,為了避免 這種情形,我們用下面的公式把所有流星都移到距觀察者50公里,仰角90度的地方。公式如下:

M=m+5log(sin h)
M為天頂修正後的值,m 為觀察時估計的視星等,h 為流星仰角

  觀測火流星不只具有純學術的價值,實際上 它也對預測及預防隕石對大氣層外的太空航具所造成的傷害上,有直接的貢獻。而靜態的照片資料,仍無法取代傳統的記錄,所以我們對於火流星的觀察記錄方式, 也必須要有所了解。

  我們觀察到火流星時,第一件事要記下正確的時間,精確度最好到秒。在歐洲和美國,某些特製的手錶或鬧鐘可以接收特製的廣播信號,而隨時自動校正 時間。但在台灣,你可能需要事先把你的計時器校正一番,在記錄時,精確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第二,趁記憶鮮明時記下它的軌跡,你至少應該記下它軌跡的其中三點。其次,你可能會觀察到一些其他的現象,如亮度,流星的尖嘯聲,以及色彩,以 下將分別說明。

  亮度和色彩,一般來說,對於亮度越亮的流星,在估計視星等時,所發生的誤差會越大,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有時你可以加入一些幫助比較的敘述。如 【光度比滿月還亮】,【光度估計在-11~-14之間】等等。

  特別要注意的是聲音,在觀測流星時聽到它的尖嘯聲是蠻罕見的情形。一般來說,由於光速比音速快上許多,所以我們會在流星消失後的三四分鐘後才聽 到伴隨著流星而來的聲音。但在某些罕見的例子,聲音會和流星同時到達,這可不是幻覺!這種現象的成因是因為流星在大氣上層飛行時產生的無線電波傳至地表時 被轉換成人耳可聞的聲波之故。雖然說一般在-8等以上的火流星才有可能產生聲音,但有時人造器械和動物的聲音也會被誤認為是流星的聲音。

  此外,火流星會在空中留下兩種痕跡,因為高溫而離子化的物質以次穩態(meta-stable)存在而發光的稱為殘痕(persistent train),而殘留下的一般不發光物質稱為煙痕(smoke train),煙痕可以在白天因陽光照耀而被看見。

  有時候,在很稀少的機會裡,你還有可能看到掉落到地面的流星──隕石。

  流星在大氣中通過時,由於高速摩擦的影響,隕石的質量會被燃燒掉,同時減速,在動能減少,速度降低之後,大多數即將掉至地面的隕石會有一段不發 光的時期,稱為無光飛行期(dark flight),這段時間中風力和隕石的形狀是影響隕石軌道的重要因素。

  落至地面的隕石表面通常會有數十公釐的厚度是焦黑而且因為高溫熔融的結果,相當平滑的。但是這層外殼在短時間之後會脫落,通常碳化物組成的隕 石,此種效應更加明顯。

  至於火流星的發生頻率,一般來說由好幾個因素控制。首先,在一些主要流星雨發生的期間,火流星的數目也相對增加。另一個因素是由流星的初始速度 所控制。

  流星在大氣飛行時,速度越快的流星所發出的光芒是越強的。但是如果初始速度太快的流星,很容易在大氣上層就全部燒光了,我們在地面是什麼也看不 到。所以進入大氣的初始速度越低的流星,越容易被觀測為火流星。

  那麼,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流星的初始速度會較低呢?以下請大家找一本國中地科課本,翻到有地球公轉軌道標明春分秋分的那一頁,對照著圖看會比較容 易了解。我們現在繼續。對北半球來說,是在春分前後,因為此時大部分隕石進入大氣的速度和地球的運動速度相抵消,稱作反向點(antapex),而北半球 的秋分時,流星進入大氣的速度要和地球的運動速度疊加,此時稱為向點(apex),此時的火流星大概只有反向點時的1/3。但對於南半球而言,他們的春天 正值向點掛在天空,是火流星出現最頻繁的時候。

  而在一天中,18點(當地時間local time)會是火流星出現最多的時間,因為此時反向點(在這裡可說是輻射點)在天空中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會有較多的流星被觀測到。但是此時由於陽光的影 響,可能觀測到的火流星沒有接近黎明時多。

       當然,主要流星群發生的時間還是流星發生頻率的高點,上面的分析是在除去其他的變因之後,假設地球公轉面上的流星塵都均勻分佈所得的結果。

  緯度對於火流星的出現有沒有影響呢?答案 是有的。如果我們搬到南北極去觀測,由於各半年的永晝和永夜,向點/反向點會各出現在空中長達半年,對於以年為單位的火流星頻率來講,會有顯著的影響。同 時因為造成流星的塵埃大致沿著地球公轉軌道(也就是黃道面)分布成盤面,所以在黃道橫於天頂的低緯度地區年平均的火流星數目會比高緯度地區來得多。

  以上談了這麼多,其實只要看得高興,一切就都值得了。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夜空所帶給我們的樂趣。

 

本 文大部分取材自國際流星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 IMO)網頁,本文同時刊載於楓橋驛站BBS天 文社版,清大工科系杜敏誠編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voice 的頭像
    crazyvoice

    奇聞收藏室

    crazyvo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